“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MSAF)”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22年11月1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教育部组织召开了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设施”)验收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朱建武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并讲话。验收会由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分别主持。

验收委员会考察了设施实验站现场,听取了项目建设工作报告、工艺技术报告以及工艺性能、财务、资产、建安、档案等专业组的验收意见,审核了相关文件材料。经质询和讨论,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建设单位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科学规划、集智创新,突破了大尺寸/全尺寸试验技术、多场环境耦合模拟技术、长时加速试验技术、先进检测技术与多技术联用、仿真试验与开放共享技术、服役安全评价技术等系列装置建造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大型化、耦合化、极端化、系列化的试验装置群,项目全面、高水平完成了设施的全部建设内容,各项指标的工艺测试结果全部达到、部分优于验收指标,部分试验装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设施试运行成效显著,已为我国重大工程和重大装备制造提供了一系列研究试验评价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验收委员会同意该设施通过国家验收。

在今年的4月1日和7月15日,设施分别通过了教育部工艺性能专项验收和教育部建安工程、档案、资产及财务专项验收。

在教育部工艺性能专项验收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张国辉出席并讲话。项目建设管委会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代表项目建设单位致辞,对教育部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教育部和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的关心、指导与支持,以及项目共建、参加单位的通力合作与付出表示衷心感谢。4a9cf9cbb2613b7b66a98619183c5ff.png

张国辉表示,教育部党组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牵头承担的第一个完整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北京科技大学作为项目建设法人单位,积极探索高校牵头承建大科学装置的做法与机制,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本次工艺性能专项验收会的召开,标志着项目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ddc4a0092325ea9c18b194b1d00a9fe.png

验收专家组认真观看了项目建设及试运行成果视频,听取了项目建设管委会副主任、项目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总工程师、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卫冬做建设工作报告项目,项目建设管委会副主任、首席科学家孙冬柏做工艺技术报告以及八个子项目工艺测试验收情况,细致地进行了资料查阅、讨论和质询。经验收专家组认真审议和讨论,一致认为:“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已完成了全部建设内容,各项总体指标的工艺测试结果全部达到、部分优于验收指标,设施试运行效果良好,成效显著,关键试验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工艺性能专项验收。

2a2b576f6764cf22facbf19b63ff877.png

在建安工程、档案、资产及财务专项验收会上,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杨文辉出席并主持会议。项目建设管委会副主任、首席科学家孙冬柏教授,项目建设总指挥、副校长张卫冬研究员及相关人员参加了验收会。

6caf1ca300342a19642d52d6f1559a8.png     dadb555d944dc398965d7f1222e9dc8.png

06f644972a38eb405e2b6427af55436.png

       各专项验收专家组先后考察了项目现场,查验了建筑、档案、设备和运行情况,详细调阅了相关材料,进行了质询讨论。经综合评议,各专项验收专家组均一致同意各专项通过验收。